王瓊珊、別墅、陳常兵、羅真、王孝剛、張教海、夏松波、秦鴻德、馮常輝、張友昌
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、農業農村部長江中游棉花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、
農業農村部棉花專家指導組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、湖北省農業農村科技創新中心、
湖北省農業農村技術推廣總站、湖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
長江流域7~8月份容易出現伏旱,9~10月份容易出現秋旱。8月高溫天氣強度大、降水少、持續時間長、高溫伴隨干旱,致災風險高。伏旱正值棉花蕾鈴期,容易導致蕾鈴大量脫落,影響棉花根系發育,造成后期棉株早衰。秋旱正值棉花花鈴期和吐絮期,影響棉鈴發育,鈴重減小,品質下降。高溫干旱持續天數越長,棉花授粉不良,不孕籽率增加,缺室花瓣增多,棉鈴生長所受的影響越嚴重,單鈴重變輕,衣分降低,產量損失越大。針對“三年兩旱”的氣候特征,提出長江流域機采棉干旱應對措施。
一、及時抗旱。抗旱時間要看天、看地、看苗靈活掌握,連續7天不下雨,棉株頂部3-4片葉中午出現萎蔫,葉片變厚,呈暗綠色,無光澤,至下午3-4時仍不能恢復正常狀態等均表現缺水,要及時抗旱。灌溉還可以降溫,采取溝灌、噴灌和滴灌等方法,以提高冠層空氣相對濕度,降低土壤和冠層溫度,改善田間小氣候。一般地塊溝灌量每次每畝為50~60立方米,沙土保水力較差,分2~3次灌溉,最好在早、晚進行。
二、灌溉后沒封行的棉田可以進行淺中耕培土,淺中耕可以切斷土壤毛細管,減少土壤蒸發,增大水的滲透量,減少水分浪費。還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肥水供應狀況,促進根系發育,還可清除雜草,培土能增加氣生根的形成,增強棉花的抗倒伏性能。棉田雜草較多時,可定向噴施機采棉田除草劑,棉株下部莖稈轉紅變硬,根據雜草量可施用10%的草銨膦水劑400~500毫升/畝,徹底清除田間雜草,為機收減少雜草種子雜質,提高收獲質量做準備。
三、及時噴施葉面肥2~3次。可結合防治蟲害,根外噴施1%的尿素液、1%~2%的硫酸鉀和0.2%~0.3%的磷酸二氫鉀溶液。
四、持續干旱引發棉花缺硼現象比較普遍,屬于潛在性缺硼。田間棉花葉柄環帶率較高,果枝發育不夠健壯,蕾鈴脫落率高于常年10個百分點以上,因些噴施速樂硼等高含量的硼肥,每袋速樂硼可兌水30公斤噴施。
五、及時防治蟲害。干旱加速蟲害蔓延,高溫是蚜蟲、紅蜘蛛、煙粉虱、斜紋夜蛾、盲蝽象、棉薊馬等多種害蟲盛發的季節,適時防治蟲害是高溫干旱時節田間管理上重要環節。盲蝽象主要危害棉株的頂芽、幼葉、花蕾和幼鈴,一般早晚活動,易遷飛。防治時間為上午8點前和下午6點后,選育藥劑甲氨基阿維菌素、馬拉硫磷,由外向內噴霧。棉鈴蟲三代用藥擬除蟲菊酯類單劑,硫丹、辛硫磷、丙溴磷或者低殘留農藥滅多威,四到五代用藥有機磷農藥、氨基甲酸脂類、擬除蟲菊酯類,可輪換使用。斜紋夜蛾防治指標是百株初孵群集幼蟲1窩,在二齡幼蟲分散前用氟鈴脲、辛硫磷,下午4點以后施用。設施蔬菜密集的地方易發生煙粉虱,采用聯苯菊酯飛防。棉蚜的防治選用藥劑烯啶蟲胺、氯噻啉、滅蚜酮、丁硫克百威等輪流使用。干旱棉田易發生棉葉螨(紅蜘蛛),有螨株率低于15%時挑治,超過15%時普治,選用藥劑阿維菌素、噠螨啉。棉薊馬重點防治上部嫩葉和花,選用藥劑啶蟲脒、丁硫克百威、高含量吡蟲啉。
六、及時打頂。8月10日左右棉株高度100~110 cm打頂。
七、系統化控。打頂后5天噴施縮節胺10克,長勢較旺的棉田7天后再噴縮節胺15克,為機采棉噴施脫葉劑作準備。
|